東營網訊 截至今年四月中旬,油田已投產運行地熱余熱項目22個,其中14個用于供暖,共實現新增和替代供暖(制冷)面積119萬平方米,相當于植樹100余萬棵。4月12日,記者從勝利石油管理局了解到,目前油田地熱余熱開發已納入地熱能國家“十三五”規劃,下一步地熱余熱開發除了用于供暖外,還將用于溫泉、養殖、生產等多方面。
油田地熱和污水余熱利用類型多樣,淺層、中層、深層各有不同的用處,開發多年以來,油田地熱余熱實現年代油7376噸、代氣1378萬立方米、節電407萬千瓦時,成為油田綠色低碳發展的十大業務品牌之一,助力油田走上了清潔發展、綠色發展的快車道。
在高速發展的勢頭下,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了《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勝利油田地熱余熱開發利用被納入其中,按照規劃,“十三五”期間油田將建設地熱余熱項目87個(余熱項目56個,地源熱泵項目21個,地熱項目10個),實現民用地熱余熱供暖(供冷)面積1029萬平方米,實現工業油氣集輸系統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油田燃油、燃氣量60%。 “在利用地熱余熱供暖方面,油田已開發多年,技術相對成熟,今冬供暖季,景苑項目污水溫度為53℃,供暖供水溫度為46℃,回水溫度達38℃,光明苑小區室內溫度達到了18℃以上,下一步,油田地熱余熱將作用于更多的地方。”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油田的地下除了有石油,還有豐富的地熱資源,這種資源既環保又節能,今后地熱余熱將不僅僅用于供暖,還將為溫泉輸送熱水、為蔬菜大棚輸送熱源、為代氣項目輸送熱能,實現地熱余熱全面發展。 (記者 閆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