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今年印發的《河北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我省將推進石家莊平山、張家口赤城等7個區域的地熱旅游資源開發,到2020年全省實現地熱種植30000畝,地熱養殖3200畝,接待地熱旅游6000萬人次/年。
《規劃》提出,我省將積極推進煤炭去產能。強化政策引導,推動地質條件復雜、開采難度高、安全隱患大的煤礦退出市場,依法關閉長期虧損、運營困難和非機械化生產的落后煤礦,到2020年壓減煤炭產能5100萬噸。今年,保定、廊坊禁煤區實現電煤、集中供熱和原料用煤外燃煤“清零”,到2020年張家口、承德、秦皇島、保定基本形成“無煤市”。到2020年,平原農村采暖散煤基本清零、山壩等邊遠地區采暖散煤控制在800萬噸以內。
推進煤礦企業整合,推動生產集約化,到2020年煤炭開采企業控制在10家以內、煤礦數量60處左右。合理確定煤礦產能,打擊超能力開采行為,煤炭產能、產量分別保持7000萬噸、6000萬噸水平。
在減少用煤的同時,推廣地熱利用。以保定、承德、廊坊等地熱資源條件優越的市為重點,打造1-2個北方地熱溫室示范基地。以環京津地區等區位優勢明顯的城市為重點,推進石家莊平山、張家口赤城、秦皇島北戴河、承德避暑山莊、保定白洋淀、邯鄲古城、唐山菩提島等區域的地熱旅游資源開發。在保定博野等地規劃建成若干地熱梯級綜合利用示范工程。到2020年全省實現地熱種植30000畝,地熱養殖3200畝,接待地熱旅游6000萬人次/年。
推動有條件的城鎮地區優先發展地熱集中供暖,“十三五”期間全省地熱供暖面積新增1.3億平方米。發展新型熱源。適度建設大型燃氣熱電、燃氣鍋爐等集中供熱工程,示范推廣電蓄熱鍋爐、空氣源熱泵等集中供熱設施。依托大型公用建筑、商業設施、開發區、居民區等,建設一批樓宇式或區域分布式燃氣供熱工程。合理布局生物質熱電聯產,支持發展醇基燃料等生物質供熱鍋爐。加快核小堆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國家首個示范項目落地我省。
完善城鄉居民用氣設施。改造完善城鎮配氣管網,擴大覆蓋范圍,到2020年管道天然氣覆蓋率達95%以上。在管網難以覆蓋區域,積極推進液化天然氣(LNG)、壓縮天然氣(CNG)、液化石油氣(LPG)直供,優先保障民生用氣。結合氣代煤工程,建設和完善天然氣儲氣調峰設施。推進國家級戰略儲氣庫建設,加快唐山LNG接收儲氣站、滄州LNG接收儲氣站等調峰設施建設,建設地方應急調峰設施。在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方面,按照“同步推進、適度超前”原則,以高速公路服務區、京津冀城際連接通道、省內城際公路等為重點,因地制宜推進城區充電設施建設,逐步形成快速充電服務網絡;到2020年基本建成車樁相隨、智能高效的充電設施體系,形成2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