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河南省暖通空調冷凍節能協會、中國地源熱泵產業聯盟河南分會主辦,河南省建設工程監督檢測行業協會協辦的 “2017河南省淺層地熱能清潔能源供暖節能減排高峰論壇”在鄭州如期舉行。
省發改委、省住建廳、省水利廳、省環保廳等單位相關領導,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源熱泵產業聯盟名譽理事長汪集旸,中國工程院院士武強,以及從事地熱能和暖通空調清潔能源供暖的科研院所、各大生產廠家、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及房地產開發、建設、監理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共同出席了本次會議,各位專家學者共聚一堂,共同研討地熱能清潔能源供暖的前言技術,展望行業發展前景。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源熱泵產業聯盟名譽理事長汪集旸在會議中作了《大力開發地熱,為霧霾治理和城鄉清潔供暖作貢獻》的主題演講。
“資源、能源、災害、環境是當今人類面臨的大問題。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使得包括地熱在內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已成為世界各國能源發展的重要戰略。”汪集旸院士講到,地熱是蘊藏在地球內部的熱量,也是驅動整個地球發生發展的原動力。地熱能資源量巨大,據估算,儲存于地球內部的熱量約為全球煤炭存量的1.7億倍,其中可利用量相當于4948萬億噸標準煤,能滿足人類數十萬年的能源需求。
汪集旸院士指出,地熱能能源利用效率高,地熱發電平均利用效率達73%,為太陽光伏發電的5.4倍,風力發電的3.6倍。此外,地熱能還有可靠性強、成本競爭性強、二氧化碳減排、抑制霧霾優勢明顯等優勢。
河南省暖通空調冷凍節能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吳剛介紹稱,淺層地熱能可為居民提供清潔取暖、供冷、生活熱水、以及工農業生產等多個方面,目前多地出臺了相應支持政策,鼓勵推廣應用地熱資源。
多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新能源,尤其是地熱能的開發利用。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 年)》中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清潔可再生能源--地熱能,優化能源結構,到 2020 年,地熱能利用規模達到 5000 萬噸標準煤;推進能源消費革命,制定城鎮綜合能源規劃,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地熱能供暖。
今年1月15日國家能源局發布《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加快地熱取暖力度。隨后,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及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我國首個地熱產業規劃,是地熱產業發展的里程碑?!兑巹潯?提出,在“十三五”時期,新增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 11億平方米,新增地熱發電裝機容量 500MW。
目前,我國多個城市積極探索地熱能的開發和利用,其中,以地熱為主的集中供熱以代替燃煤的河北省雄縣被國家能源局確定為雄縣模式,從而建成華北地區首座無煙城。
而同樣,鄭州淺層地熱能潛力也是非常巨大,記者在會議中了解到,鄭州供暖潛力為453.32萬/㎡/Km,制冷潛力為319.23萬/㎡/Km。“推廣清潔能源是能源結構的一場深刻變革,是冬季供暖與環境保護相結合的具體實踐。地熱能作為一種低碳、環保的可再生能源在轉變傳統能源發展方式過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中國工程院院士武強等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河南是能源、人口大省,但節能減排和霧霾治理始終是擺在中原人民面前的大問題。加速能源轉型是當務之急,地熱在其中可以大有作為。
目前,我省相繼出臺了《河南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和《河南省可再生能源“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合理開發利用地熱能,重點發展淺層地熱能,鼓勵在新建公共建筑和住宅小區開展地源熱泵供暖制冷。我省計劃在“十三五”期間,全省新增地熱供暖制冷面積3000萬平方米,累計達到5500萬平方米;新增地熱開發量8200萬平方米,地熱總投資約90億元。今年,鄭州、開封、鶴壁、新鄉4城市被列為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根據試點城市的規模大小,中央財政對省會城市每年獎勵7億元、地級市每年獎勵5億元,并且省級層面也配套出臺相應的政策和資金支持。